第一财经周刊

软银3亿美元押宝WeWork 未来可能再追加十倍投资

张莹
作为“共享办公鼻祖”,WeWork里很可能会诞生下一个“Facebook”,但在中国,下一个“滴滴出行”可不见得是从这里萌芽。

投资举措令人捉摸不定的软银集团这次把3亿美元的投资押注在联合办公空间WeWork上了。3月21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这笔投资在未来还会追加到30亿美元。 

作为日本的电信和互联网大公司,软银在技术行业大胆投注了一系列涵盖广泛的公司,比如印度打车公司Ola,加州金融服务公司SoFi和弗吉尼亚州卫星通信创业公司OneWeb。 

成立于2010年的WeWork是一家来自美国的联合办公空间,也是众创空间的鼻祖,去年3月得到联想控股和弘毅资本领投的投资后,其估值达到160亿美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软银之所以会投入如此大手笔的资金,很可能与WeWork对于技术类创业者巨大的虹吸效应有关。作为一个天然的技术初创企业聚集地,WeWork里很可能会诞生下一个Facebook。也正因如此,除了软银,WeWork还曾吸引过苹果公司等机构的目光。 

但加速扩张的WeWork在中国可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它进军中国之前,国内已有不少其“复制版”落地。

2014年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把联合办公作为SOHO中国转型的方向,并在第二年推出了产品SOHO 3Q;被称为“中国地产界最有影响力的职业经理人之一”的前北京万科CEO毛大庆也把联合办公作为创业的方向,创办了优客工场——相比WeWork,由本土知名地产界人士创办的联合办公空间更熟悉国内的市场和政策,也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

与中国的“学徒”相比,WeWork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线上线下平台互通的会员体系,付费成为会员的使用者可以获得包括财务、广告、品牌策略等在内的22个大类的商业服务。这意味着,WeWork的收入来源不仅仅是租金。 

不过中国的竞争者们也在改变,优客工场去年提出了社群思维的概念,强调在联合办公空间内塑造商业IP,制造内容,由此形成社群效应,从而衍生更多的商业机会。

获得软银投资的当天,WeWork宣布,在北京的第一家办公空间光华路门店即将开张。今年1月,Wework还曾对外透露,其在北京的另一家店——慈云寺店将于今年下半年开业。

中国的联合办公领域或许将很快开始更加激烈的竞争。

推荐阅读

看更有意思的商业世界,下载《第一财经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