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周刊

调查海外购买学区房,却无人愿意接受采访

张莹
虽然很难指望政策的松动,不过人们似乎早已经心照不宣地习惯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她为《第一财经周刊》2017年4月24日刊采写了大公司特写《海外买“学区房”,算投资还是消费?》

确定要做海外学区房这个选题的时候,正赶上北京的学区房被讨论得热火朝天,尽管北京学区房的价格已经涨到每平方米十几万元,依然有众多买家争抢。如果作为教育的投入,学区房动辄千万元的总价其实已经超过了一般出国留学的费用。

送子女去海外读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教育成本的升高也变向激发了留学的需求,这一判断在采访中得到了证实。

当一个孩子前往异国他乡求学,“住”总是绕不开的话题,正如报道中所述,购置海外学区房无论从“刚需”还是从“投资”层面来讲都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篇稿子的采访过程遭遇了很多阻力。

房地产咨询公司五大行之一的仲量联行含蓄地拒绝了采访,尽管该公司在海外房产买卖上的摊子并不小——相比戴德梁行只在中国设立了伦敦住宅部,仲量联行代理的海外房产范围囊括了英国、美国和澳洲。

这可能和国家收紧外汇政策并明令禁止购汇用于购买海外房产有关,代理行们对此往往用撇清身份的方式来证明其业务的合规性,它们会表示购汇是需要买家和银行自己解决的事情——这说法显然有点儿缺乏底气。

另外,正像文中的一位受访者“异乡好居”的创始人印健坤所说,如果将购置海外学区房视作投资,刨除税费、物业费、汇率波动,其收益率也很难与投资国内一线城市物业的收益相提并论,如果不是出于“不能将所有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的考虑,以海外投资为出发点的代理行在宣传时所讲的投资回报率也很难服众。

我在仲量联行的一场海外房产推介会上就目睹了潜在买家的当场质疑,这场原本需要预约,“有名额限制”的推介会最后坐满了人,“你不要跟我介绍那么多别的,如果说投资,我就要知道它的收益率能有多少,我知道这个房子所在的州房产税可是很高的。”一位显然在国外生活过并且有海外房产投资经验的男士大声质问宣讲者,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他最后根据历史数据估算了一下,跟周围的人说,“估计能有百分之四点几就不错了。”

将购置海外学区房作为教育消费的买家也不太愿意和记者多聊这一话题,即便我向对方承诺化名和不涉及个人隐私。这或许是缘于人们的刻板印象里对于在海外拥有房产者和向海外转移资产的一些联想。

毕竟,涉及到房产买卖必然和钱相关,购汇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哪怕是“刚需”,海外学区房也属于海外房产的范畴。目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购买海外学区房都将是一种“擦边球”式的消费升级,而且你很难指望政策的松动,不过人们似乎早已经心照不宣地习惯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推荐阅读

看更有意思的商业世界,下载《第一财经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