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周刊

95后择业观折射了整个商业环境的变化

施歌
求职选择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95后独立、自主、自由的性格决定的。这可能是不同代际间最大的差别。

她为《第一财经周刊》2017年6月5日刊采写了封面文章《95后登场》

在这篇封面文章完稿前,《第一财经周刊》在复旦大学举办了一次线下活动。我们请了三位来自公司和第三方咨询机构的HR,以及三位“泛95后”嘉宾,一起讨论95后多元化的就业选择,以及95后怎样定义一份好工作。

三位“泛95后”嘉宾,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或毕业2年以内的职场新人,她们在毕业后分别选择了创业、做公益和间隔年。活动上讨论了“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是否被夸大”“频繁跳槽是不是就是错的”“工作要稳定还是要自由”等话题。在前期与嘉宾沟通时,我们很担心这些话题无法形成观点上的交锋。因为对于工作有一定年头的HR来说,当她们回望年轻时的求职经历,很有可能会说,我们当年也是这样。

是的,不管求职环境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摸索、纠结、选择对每一代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我相信每一位毕业生的求职经历,都是一个完整而精彩的故事。但是,如果和95后有过接触,就会知道他们的择业观以及最后的选择,确实是和上一代人不一样了。

就算往前数五年,那群在择业时已经不再迷信外企和国企光环的90后,有多少敢像如今的95后一样,愿意放弃高薪的金融企业,转而去做游戏策划?有多少愿意拿着和当地乡村教师一样的薪水,花上两年时间去偏远地区支教?又有多少能说服自己的父母,成为一名没有固定工资的自由职业者?

这些案例,都出现在了这篇封面文章里。对于95后来说,这些选择已经不是个例了。他们可能不是主流,但会是一种趋势——这也是我们每年毕业生封面想要传递的内容。

求职选择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95后独立、自主、自由的性格决定的。而所有的表现,都折射了整个商业环境的变化。这可能是不同代际间最大的差别。

与前人相比,95后的生活条件,普遍要更好一些。他们可以在保证自己和父母生活的情况下,选择报酬更小的支教或风险更大的创业。而他们的父母,多成长于环境相对开放的70年代,也更容易接受自己孩子不同寻常的就业选择。

更关键的是,95后是与中国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们的青春期,恰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互联网一方面让95后从小就接触到了海量的信息,让他们对万事万物更加包容。另一方面,也催生了许多的新兴职位,把网红、主播、游戏解说当做副业的毕业生也大有人在。

享受了互联网红利的95后,也非常懂得运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来争取心仪的工作。面对好工作,他们不会被动等待,而会通过各种论坛、社群,结识行业前辈和公司HR,向他们了解行业内的情况,甚至毛遂自荐。

这样95后,拥有很大的工作潜力,但偶尔也会惹出点麻烦。和上一代管理者的冲突就是一点。但在采访中,许多HR都表示,面对这样的95后,上一代管理者应当更加包容。因为未来职场的中流砥柱,必将是这些年轻人。

推荐阅读

看更有意思的商业世界,下载《第一财经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