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周刊

上市首日即遭破发,小米被高估了吗?

张睿
对于小米商业模式和估值的谨慎乐观,造成了开市首日的这一局面。

7月9日,小米集团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价17港元(约合14.3元),然而首个交易日收盘价为16.8港元(14.15元),较发行价下跌1.18%。盘中跌幅则一度达到近6%。随小米股票同期上市的还有该股票的期货、期权及衍生权证等衍生品交易业务,其中,小米的股票期货截至收盘同样报价16.8港元。

小米是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公司,允许创始人持有更多投票权。为了迎接小米,港交所还特意赶制了一面直径比原先大了80%的“开市大锣”。7月9日早晨9点30分,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就在总计超过700名小米员工、媒体记者和投资人的注目下,持槌独自上台,敲响了这面大锣。

所以作为近半年最受关注的IPO,首日便遭遇破发的小米难免尴尬。小米上市首日的市值,也因此停留在了3759亿港元(约合3167亿元)的水平上。这与雷军此前宣称的“小米的估值应该是腾讯乘以苹果”的说法差距不小——虽然在上市仪式上,这位创始人着重澄清称,这只是一句笑言。雷军还表示:“因为最近大势不好,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价格是最重要的。这次IPO从低点开始,未必不是好事。”

小米上市正值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时刻,资本市场受影响波动明显。事实上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港股的整体情绪都不高,今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有七成都已经跌破了发行价。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接受采访时说道:“作为市场的运营者、监管者,我们不能决定市场好不好,以及公司应不应该上市。我们唯一能够做的是把标准确定清楚,一旦确定清楚,谁来上、上多少、上什么、上多少家,这些在于企业的选择。如果公司决定市场不好,想等;或者市场再不好,公司出于战略布局仍然决定上市,我们没有权利干涉。所有的选择权在于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自从港交所针对上市制度大幅改革,一批高市值“新经济公司”的IPO案例已经集中在了2018年下半年——表面上是一次“上市成人礼”的集体狂欢,实际上则在对市场承压能力和流动性提出极高的考验。

其实在小米上市前的这几个月内,从招股书数据、路演讲话、估值区间到认购意愿,关于它的讨论波折不断。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信心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随着大量信息公开而迅速积累起来,最后反而因为这“临门一脚”的状态不够理想,而显得有些泄气。

老虎证券显示,目前分析师给小米的目标价预测为16港元(约合13.48元人民币),所以近期股价还可能继续下跌。

按收盘价计算,小米目前的市值略高于2014年年底小米第五轮融资时的450亿美元估值。而此前,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投行曾给出800亿到940亿美元估值,虽然已经多次回调,但是小米估值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仍存在不确定性。

所以,对于小米商业模式和估值的谨慎乐观,造成了开市首日的这一局面。

在招股书中,小米被定义为互联网公司,但从财务数据看,小米实际上是硬件公司:2015年至2017年,来自智能手机销售额贡献了总收入的80.4%、71.3%及70.3%。

在资本市场上,由于利润率低、竞争激烈、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低等原因,硬件公司通常不太受欢迎。即使是苹果,市盈率也仅18.34倍,而互联网公司腾讯的市盈率是63.7倍。

由于市场不稳定以及本身估值问题,小米取消了同时在A股通过CDR(中国存托凭证)上市的计划,一些分析机构认为,小米CDR可能会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此雷军称:“我们两周前跟证监会反复沟通后,达成一致,决定暂缓。我们先上港股,等港股运转合适后,再上CDR。CDR是很重要的试点,要确保万无一失。同时上港股和CDR,现在不是最佳时间点。”

对于成为公众公司的小米来说,首日破发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未来业务的发展是否能达到其描绘的图景、利润创造能力能否持续增强更值得关注。

推荐阅读

看更有意思的商业世界,下载《第一财经周刊》